- 愆伏
-
謂陰陽失調。 多指氣候失常。 語本《左傳‧昭公四年》: “冬無愆陽, 夏無伏陰。”
《孔叢子‧論書》: “是故陰陽清和, 五星來備, 烈風雷雨各以其應, 不有迷錯愆伏, 明 舜 之行合於天也。”《宋書‧王弘傳》: “荏苒推遷, 忽及三載, 遂令負乘之釁, 彰著幽明, 愆伏之災, 患纏氓庶。”宋 歐陽修 《原弊》: “夫陰陽在天地間, 騰降而相推, 不能無愆伏, 如人身之有血氣, 不能無疾病也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